8月4日,檢修廠粗碎維修車間完成128米1#皮帶更換工作!鞍踩、質量、效率是檢修底線,計劃項目完成率必100%是檢修原則!蹦曛袡z修動員會的會議精神,像釘子一樣釘在每個檢修人的心上,大家各司其職,全面鋪開檢修工作。
粗碎維修車間這次檢修中有一個“大項目”是更換128米1#皮帶。1#帶,全名叫“鋼絲繩芯輸送帶”是一條長930米,寬1.6米,上蓋膠8毫米,下蓋膠6毫米,中包直徑5.4毫米鋼絲繩芯的皮帶運輸機。
走在安靜的皮帶廊中,看到一群人,雙手粗糙,干裂皺縮;面孔滄桑,黝黑發亮;炯炯有神的眸子向大家證明他們是堅強的漢子,頭發仿佛被生活的利刃削過一樣的堅硬,他們就是這條皮帶的醫者——皮帶檢修人。
8月2號早上九點, 20人的皮帶更換組,分為兩個10人攻堅隊,開始了1#皮帶更換工作。大多人會認為粘皮帶和粘鞋底差不多,兩面刷膠,粘在一起,風干膠水,完活。實則不然,這條“大家伙”總長900多米,這次更換128米,重量7.37噸,光是把需要更換的皮帶剔除,新皮帶就位,20位組員全部上陣,足足拽了2個小時。新皮帶就位后,粘前準備工作緊鑼密鼓的開始了!鞍瞧ぁ甭犐先ビ悬c血腥,其實是把隱藏在寬1.6米,厚2厘米,皮帶中的126根鋼絲繩芯,用美工刀一根一根的剔出來,為保證維修質量每根鋼絲繩芯最少1.95米長,遠遠看去一人一股抓在手里,像是給自己家的小女娃編辮子。一次更換,兩頭四面,需要剔504根,這“辮子”一編就編了12個小時。剔好鋼絲繩芯,將下蓋膠鋪好裁邊,必須保證現場沒有灰塵,將需要粘貼的兩頭鋼絲繩芯交叉刷膠排好,檢查仔細后鋪好上蓋膠,保證不能有褶皺。做好這些后是最關鍵的硫化步驟,保證溫度和壓力是硫化的中心,最終經過努力,20人36小時后順利任務完成128米皮帶更換工作。
在皮帶更換中,7噸多重的皮帶是檢修漢子們硬生生用鐵肩扛起的,504根鋼絲繩是檢修漢子們用皺縮粗糙的妙手編起的,他們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烏山檢修速度,彰顯了烏山精神。